這次去香港,我們住在尖沙咀,交通方便,餐飲選擇性也很多。
星期日早晨,約莫九點鐘,我們從尖沙咀地鐵站的一端走到另一端,依著手中的地圖,來到厚福街的【洪利粥店茶餐廳】。
一大早,店裡可熱鬧著,連門口都站了好幾位等候的客人。
等候帶位時,隨意瀏覽店門口張貼的廣告,瞧這精選醒晨早餐,每一種似乎都很好吃。
這麼多選擇,真叫人難以決定。
不管了!我今天是鐵了心要吃我最愛的生滾粥。
門口不鏽鋼檯面上的籃子裡,堆了好多油條,籃子上還殘留著麵粉。
香港的油條短短胖胖的,挺可愛。
另一側的檯面,則是賣鮮炸魚皮,每包15元,真不知鮮炸魚皮是什麼,作什麼用的?
等了大約五分鐘,我們就有位子可坐,當然還是要與別人併桌。
來香港的第二天,已經習慣併桌了。
廚房在餐廳的前端,半開放式,工作人員不少,每個人都忙進忙出。
我發現,香港人都很沒耐心,服務人員態度差,客人口氣也不好,就像坐在我對面的先生(說廣東話的),每隔一分鐘就大聲催促服務生快把他的豬肝粥送來,最後服務生把粥送來時,幾乎是把粥摔在他面前,我還真擔心那粥會打翻呢!
對說廣東話的客人,服務生態度差,對說國語,也就是他們所謂普通話的,那不但態度差,還帶了些許輕蔑,反而是坐在我旁邊的日本人,用破英文點菜,這些香港人對他們就客氣許多,莫非是被殖民久了?早知如此,我也用英文點菜得了。
洪利的菜單也是插立在桌上,千萬別像我們第一次到茶餐廳時,傻傻地等服務生送菜單過來。
據說這家茶餐廳的生滾粥很好吃,一般粥品就不怎麼樣,生滾粥的份量也比一般粥品來的多。
我們點了一碗招牌肉丸粥、一碗狀元及第粥和一份油條。
油條(10元港幣)。
我本來擔心油條會不會是直接從門口的籃子裡拿過來,幸好這油條是熱的,就算是從籃子拿過來,也回鍋炸了一下。
香港的油條除了長相和台灣的油條不同之外,口感也不太一樣。
港式油條比較軟,比較有嚼勁,台式油條較為酥脆。
我覺得,以單獨吃油條來說,我會比較喜歡港式油條,但若要夾在燒餅裡,還是台式油條好。
這個油條外酥內軟,內部氣孔均勻,單吃或蘸點醬油都很棒。
招牌肉丸粥(32元港幣)。
所謂生滾粥,就是從大鍋內舀出預先煮好的白粥,倒在小鍋內,放入肉類、海鮮、內臟等新鮮食材,一鍋鍋加熱滾熟,此時粥的米粒幾乎煮化,而剛放入的食材又正鮮嫩可口,白粥吸納食材的美味,這就是生滾粥迷人之處。
會點這招牌肉丸粥,原因無他,就是因為它寫了"招牌"二字。
肉丸子是豬肉作的,十分Q彈,有肉味卻無臊味,清鮮爽口。
白粥相當燙口,蘊含著肉類的鮮味,得小心地刮取表面的粥食用,才不會燙著舌頭。
來香港,就是希望能吃到這樣一碗生滾粥,那費工熬出來的粥底,格外彈牙的肉丸,還有這吵雜哄鬧又擁擠的用餐環境,是別處找不著的港味。
狀元及第粥(32元港幣)
我一直很好奇,為什麼這粥叫作狀元及第粥?
當粥端上桌時,我用湯匙左翻右攪,看來看去都是豬的內臟,與及第到底有什麼相干了?上網查了一下,似乎眾說紛紜,所以還是別管這名字的由來,專心吃粥吧!
狀元及第粥很不錯,豬肝、粉腸等處理得很乾淨,火侯適中,熟透又不會過老,吃起來該脆的脆,該嫩的嫩,用料相當豐富。
早晨來碗生滾粥,帶著暖呼呼的飽足腸胃,開啟一天的行程。
洪利的餐點價格不算便宜,但是整體表現都還不錯,如果說能夠避免與陌生人併桌,那就更好了。
洪利粥店茶餐廳
地址:香港九龍尖沙咀厚福街2號A
歡迎各位來我的facebook按讚
各位的鼓勵,是我發文的最大動力喔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