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都餐室,位在廟街旁,外觀老舊不起眼。
然而,一踏入美都餐室,晃若踏入了香港昔日流金歲月。
即使我不是香港人,仍能感受到專屬於香港的懷舊氣氛。
美都餐室的一樓座位不多,我們被帶到二樓,服務人員隨手一指,要我們自己找座位。
於是我們挑了一個靠窗的四人卡座。
坐定後,環目四顧,一面牆上掛著紅底白字的菜牌,旁邊又貼了多張手寫的菜牌,非常港式風格。
不過看看菜牌下方的數字,就不是很傳統親民的價格了。
當時尚未中午,吃飯、麵份量怕太多,於是我們把注意力放在桌面下方的菜單。
創立於1950年的美都餐室,早餐菜色不少。
來此之前,我們有稍作功課,點了幾樣網路上推薦的餐點。
菠羅油。
來香港當然要吃菠蘿油,這典型的茶餐廳點心,在台北也頗受歡迎。
美都餐室的菠蘿油,與我在台北吃到的不太一樣,菠蘿包溫熱柔軟,菠蘿很香,酥酥甜甜。中間夾的奶油冰涼滑膩,帶點鹹味,兩者搭配起來,一熱一冰一甜一鹹,蠻有趣的味覺體驗。
煎西多士。
西多士就是法國吐司,我得說,美都餐室的西多士,是我吃過最美味的西多士。
我至今仍然不明白,為何能把吐司外層的蛋煎成那麼金黃酥脆香氣逼人,而吐司本身仍保持柔軟。
西多士外面那層金黃色蛋皮,真是令人魂牽夢縈啊!
我自己也煎過好幾次法式吐司,真想知道美都餐室西多士美味的秘訣。
如果來到美都餐室,無論如何點一份西多士嚐嚐吧!
焗排骨飯。
嗯...別懷疑,那一顆顆圓球是排骨沒錯,焗排骨飯剛上桌時,我也感到有些困惑,畢竟這賣相跟我們印象中的排骨飯有些差距。
焗排骨飯,也是網路上推薦來此必點的餐點之一。
乍看之下這焗排骨飯不怎麼樣,可是真正吃入口中,才發現確實有點門道。
排骨球本身先炸過,再用番茄醬等燴成酸酸甜甜的滋味,倒在米飯上同焗。
排骨口感與味道都不錯,沒有肉類臊腥,肉質也不會太乾硬。米飯粒粒分明,口感偏鬆硬,與我們在台灣吃慣的軟糯米飯有些不同。
本來以為這排骨飯小小一碟子份量沒多少,結果用湯匙盛到飯碗裡,竟然可以盛滿四碗。
其實,美都餐室本身就是一個景點,餐點美味與否已經是其次,就如同各國的風味餐廳一般,來此主要是體驗一下老香港的氛圍,從這個角度來看,就比較能夠接受美都餐室的餐點價格了。
美都餐室
香港九龍油麻地廟街63號地下
歡迎各位來我的facebook按讚
各位的鼓勵,是我發文的最大動力喔!
留言列表